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10字。

  《渐》
  【教学目的】:
  1、学会阅读、能够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学会感悟与表达;
  2、领悟道理,思考人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通过对材料的筛选,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内容 。
  2、 在掌握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思考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2、教师讲读法。3、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设想】:
  感悟作者的睿智,思考理解“把握好时间,把握好人生”的思想,并获得人生启示。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今天是圣诞节,是一个有很多故事发生的日子。许久前,有位画家在这样一个日子,想要画出人们心目中的耶稣的形象。于是他四处寻找模特。踏破铁鞋无觅处,在圣诞之夜,他遇到了一位少年,风流潇洒,俊逸灵秀,仿佛汇聚了人世间一切的美好。于是,他以这位少年为模特,而所塑造的耶稣形象也使得一时间洛阳纸贵,非常成功。岁月荏苒,转眼间,画家已变得有些苍老,他又想画一位恶魔撒旦的画作。于是,他继续寻找他的模特。不经意间,在街角的垃圾桶旁边,他又碰到了一个人,浑身肮脏不堪,面目猥琐,仿佛汇聚了人间一切的恶。毋庸置疑,他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模特。他开口说话,和这个模特交流:“数年前,有一位俊美的少年,我以他为模板,画了一副非常著名的耶稣像,希望,这次以你作为撒旦的化身的画像能够像那副一样出名……”话未说完,他的“撒旦”痛哭流涕地说道:“我就是数年前你那副画中的少年耶稣啊”。画家哑然……
  听完这个故事,同学们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魔法般的力量,使得在同样一个人身上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呢?无疑,是逐渐流逝缓慢变化的时间渐渐把人生雕琢成了不同的模样啊。那么这么完全不同的巨大变化,时间之手究竟是怎么不知不觉的发生它的魔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渐》,看看作家是如何把时间的无形魔力用自己的文字具体描摹的。二﹑作者简介:
  丰子恺:原名丰润、丰仁,号子恺。浙江桐乡人。1921 年留学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归国后从事美术和音乐。 1924 年开始发表漫画,成为进步文学研究会会员。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著有《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缘缘堂随笔》、《率真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丰子恺既长于美术音乐,又工散文。他皈依佛教,一生淡泊,洁身自好。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与颖悟。可分为三类:(1)探究人生和自然奥秘 (2)写儿童情趣(3)写本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的炎凉世态。本文《渐》便属于第一种。
  三﹑课文分析:
  请大家围绕问题:“作者是如何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渐’?”这个中心问题默读十分钟,通过筛选材料,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在阅读划分层次的过程中,如果有疑问,请同学们做好标记,我们将在对课文进行基本的分析后,再来一个个的具体解决同学们的疑问。
  下来我们解读一下课文:
  刚刚通读全文后,我们可以知道,文章围绕“渐”分别写了四部分的内容。(请同学概括,之后老师再根据同学回答问题的情况作总结。)
  第一部分    1——3自然段:通过人生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