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030字。
时文选读
(内部资料)
五莲三中语文教研室 选编 2011年12月1日 总第10期
目录
“三天毁掉一百年”并非事出偶然(王封)………………………………1
信任缺失,一秒也能毁掉一百年(王继富)………………………………2
道德建设应不畏浮云遮望眼(佚名)………………………………………3
重建圆明园能抚平历史的创伤吗(王封)…………………………………4
体育进高考,不是“体育为高考”( 李康宁)……………………………5
万人拔萝卜狂欢是典型的“广场效应”( 秋风)…………………………6
农民拿什么维护自己的尊严?(邓海建)…………………………………7
认错的李开复,仍不愧为青年导师(曹林)………………………………8
记住,我们还有1/10的人口“绝对贫困”(晏扬)………………………10
婴儿有什么用?(张贺)……………………………………………………11
“三天毁掉一百年”并非事出偶然(王封)
树欲静而风不止。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网上炫富的郭美美渐渐从人们视野里消失了,然而,深陷信任危机的中国红十字会却始终在风口浪尖上难以脱身,类似“武汉、西安等多地中小学生被要求加入红十字会并缴会费”等各种坏消息和所谓的谣言至今没有消停的迹象。
据11月14日的《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接受专访时表示,红十字会百年历史的背后,是无穷的人道主义精神。“特别是最近十年,红十字会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上任后一直在看它的档案,很感动。但是一个都没有被证实的网络事件,却可以用三天就把你打得稀里哗啦的。”
“三天毁掉一百年”。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20岁的郭美美所掀起的风浪对“百年老店”中国红十字会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尽管各方调查的结果都表明,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无关,其网上炫耀的财富也与红十字会、公众捐款和项目资金无关。但是,民众对于红十字会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对其公信力的质疑和批评之声难以彻底平息。而公信力的缺失,对于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而言,无疑是毁灭性打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年仅20岁的女孩,就扮演起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角色?这的确值得红会深思。但是,深感“震撼”的赵白鸽常务副会长认为“一个都没有被证实的网络事件,却可以用三天就把你打得稀里哗啦的”,显然她把“郭美美事件”看做了偶然发生的小概率事件,而没有深刻认识到是红会自身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导致了事态扩大化、严重化,以及公信力早已备受诟病的各种慈善组织已经坐在火山口上,稍有震动,就会激起民众反感这样的社会现实。
赵白鸽常务副会长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红十字会在管理链条中必须形成共识,要赚钱的人请远离红会,因为这和人道、博爱、奉献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完全相悖。“要赚钱的人请远离红会”,的确振聋发聩,豪言壮语关键看落实,公开透明、账目清晰的人道组织、紧急救援机构才能深入人心、赢得人心,老百姓才能慷慨解囊,援手相助。
“郭美美事件”敲响的不是丧钟,而是警钟。一个、十个甚至百个郭美美,都无力毁掉社会慈善事业。能毁掉慈善组织的,只有它自己。
(2011年11月16日《齐鲁晚报》)
【读后感(评)】
信任缺失,一秒也能毁掉一百年(王继富)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企业家论坛,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作了“慈善革命:都是‘郭美美’惹的祸?”的主题演讲,称郭美美事件3天毁掉有着107年历史的红十字会。(11月15日《中国新闻周刊》)
“郭美美”应该算是一夜成名,这次成名惊心动魄,势不可当,正如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所说,这个拥有美貌、名牌包包、超级跑车和未经证实的总经理职务的姑娘,在网络上创造了一项纪录,用三天时间毁掉百年红十字会。
小人物的一夜成名一般要与大事件、大人物联系在一起,因为公众的“眼球”只有在强烈对比中才会产生“效应”,正是红十字会的背景引起了公众的猜测与遐想。大家的“遐想”不是“瞎想”,慈善在近年来一直饱受质疑,即使没有郭美美,大家还会在媒体上看到运作关系网庞杂的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卢俊卿,看到开公司、搞地产的河南“宋基会”,这些人物、组织,“影响力”一点也不比郭美美差,对慈善的道德杀伤力一点也不低。
现在,很难说是郭美美三天毁掉了一个百年红十字会,还是慈善领域用自己的“故事”给自己制造了一场危机。因为慈善领域的危机并不典型,中国的食品、就业、执法等很多领域遭遇的危机,都很类似,经常是一个产品毁了一个行业的声望,一个人阉割掉一群人的梦想。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整个国产的奶粉遭遇沉重打击;小小的地沟油,现在还让人对饭店心存戒备。 “危机”的爆发不管你的企业有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