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90字。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二、 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
  三、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教学过程
  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1、导入新课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世,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仅据香港交接仪式统筹处统计,截至1997年5月8日,全球有778家媒体,8423人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2、学生朗读课文,扫除生词障碍。
  3、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新闻一般有由五个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有哪几个部分必不可少呢?(标题、导语、主体)。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找找提问1、本文由哪几部分构成。
  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
  2、导语(第1段)
  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3、主体 (2—10段)
  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4、结语(最后1段)
  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提问2、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