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与文本共舞,让疑云出彩
——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探究性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萧山区瓜沥镇第二初级中学 朱兴祥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玻璃罩”现象仍未休
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后来,科学家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接下来,科学家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跳跃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已无法再跳了。于是,科学家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已经不会跳,变成“爬蚤”了。跳蚤变成“爬蚤”,并非跳蚤已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最可悲之处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
反观我们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给学生罩“玻璃罩”的现象不是也还普遍存在吗?一堂公开课上成功了,执教老师会笑眯眯地说:今天这班学生真配合,没给我添乱子,教学很好地贯彻了我的设计意图;公开课没上好,执教老师首先抱怨的肯定是:这班学生真不配合。这是一种典型现象。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空间必定受到了严重挤压; 在这些老师的头脑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群众演员,甚至只是一位观众;教师是红花,学生是用来陪衬的绿叶” 的教育观念还是根深蒂固。
(二)是该“绿”肥“红”瘦了
3000年前的一位哲学家就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实在应该在课堂上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
是到了掀翻“玻璃罩”的时候了,是到了“绿”肥“红”瘦的时候了。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探究性课堂教学活动正是一种符合《语文新课标》教学理念,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是课标在7-9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一项具体而又重要的内容。课标的表述是这样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课标突出地表现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
“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探究性课堂教学活动”课题的提出与实施,正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新理念的指引下,调整语文教学的视角与落点,对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不合理定位进行改革的有益的尝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