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90字。

  教研论文
  《浅谈对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训练的几点思考》
  姓    名:文  亚  星
  单    位:宁乡县第十一高级中学
  联系方式:13973147541
  邮    编:410600
  夯基固本   立足课堂   挖掘考点
  ——浅谈对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训练的几点思考
  摘  要:夯基固本,注重课堂效益,是高三复习中重要的一环。在对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进行训练时,我们的做法是:加强学生的诗歌文化积累,夯实鉴赏基础;注重课堂管理,以考纲的要求为依据,确定复习中需要培养的能力点重点突破。
  关键词:诗歌鉴赏   夯基固本   注重训练   提高效率
  诗歌鉴赏是每年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怎样让诗歌鉴赏的备考收到较好的效果呢?以下谈谈我们学校的一点思路和做法:
  一、加强文化积累,夯实鉴赏基础
  古诗鉴赏考查的范围由内容到形式,分布很广,对鉴赏者的素质要求很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包括他所具备的鉴赏知识、生活阅历、审美情趣等等,在诗歌鉴赏的考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诗歌文化的积累在我们的备考中尤为重要。我们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诗词的文体知识
  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各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如果掌握了诗歌、词、曲的平仄、押韵、对仗,并对诗的严肃庄重、词的清丽妩媚、曲的诙谐幽默有所了解,我们才能从诗歌的遣词造句中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把握诗歌的内容,而在这基础上,才能对其艺术形式、意境风格有正确的分析、体会。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按事理关系应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那为什么作者不这样写呢?如果掌握了律诗押韵的要求(双句必须用韵,单句不能用韵,首句可以用韵,且每首诗只能用一个韵部的字),再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我们就可以明白,作者不这样写有两个的原因:一是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二是诗人在“浣女”、“渔舟”之前先写“竹喧”、“莲动”才符合现实感觉的顺序,吻合审美情趣,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所遮蔽,等听到竹林里的喧声,看到莲叶的摇动时才发现浣女、渔舟,从隐处显现真象,才显出情趣,才富有诗意,也更显出诗人用语的含蓄,构思的巧妙。
  2、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因此,分清诗歌类别也是理解和鉴赏诗歌内容的一个突破口。我们的做法是主要抓住内容和风格两方面,让学生区分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以及豪放派、婉约派等诗歌类别的特点,把握鉴赏应该注意的问题。
  例如,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它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的鉴赏首先在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最终把握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3、学会知人论世
  鉴赏诗歌时我们要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