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00字。
谈谈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
浙江 谢辉根
文学作品总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塑造,古代诗歌也是如此。古代诗歌中的“形象”, 指的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它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古诗中所描绘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诗歌形象根据鉴赏的不同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人物形象、动作形象,景物形象三种类型。
1.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诗歌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和诗歌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鉴赏人物形象要依据诗歌对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和情节设置等方面的特点,着重把握住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感情态度。
【示例1】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四川卷)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解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南渡之后,国破家亡,诗人陈与义过着颠沛流离的客居生活。这年二月,冰雪初融,溪水新绿,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在平淡闲适的生活中想起了窘困多病的友人而轻舟访友。诗歌通过纶巾鹤氅的外貌、睡、忆、寻的动作和早春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的诗人形象。参考答案: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2.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客观存在的物象和景象融入诗歌中化成诗歌的景物形象,这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的心灵相互交融的结果,构成了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其特点恰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
鉴赏景物形象要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进而把握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从而理解作者借此所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寓意等。
【示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重庆卷)
渡江
[明]张 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