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2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广东实验中学语文科楚云
【设计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畅达,简洁明快,同时又富有内涵,因此,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通过辨析关键词句来品味人物的情感、智慧以及人生哲学,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自主落实文本中的字词理解;
2、引导学生感悟苏轼的乐观与豁达,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品味“闲”字的内涵与魅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入课题: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却频遭贬谪,一生历贬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贬官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官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他品尝着鲜嫩的荔枝,欣然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甚至在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后,他还是泰然处之,并从中发现奇趣:“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仍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这个为人处事十分特别的人是谁呢?(苏轼)
“岁月悠悠,人生无常”。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人摘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