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20个字。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既然学过,先读一遍然后再背一遍。然后鉴赏,拿好教材,《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预备起!
生读课文。
师:只有少部分人读错,如:但少闲人,()两人者尔。有人“者尔”丢掉了。这个句子是定语后置句,“闲人”是中心词,“但少闲人”,什么样的“闲人”?如吾两人者闲人,有些同学没背好,肯定是文言句式没掌握好。但是绝大多数同学背得很好。我想,这个我们该是鉴赏了。初中学的时候怎么样学的,我不知道。但是这篇文言文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是一看就懂。那么今天我们是以文学的角度来鉴赏它,经过了那么长时间在心底的酝酿,我想集团年的鉴赏肯定会更上一层楼。大家看课件!(教师出示课件)中国古代有个文艺理论家叫刘贤,他说过文学鉴赏了一个规律叫做:“披文以入情”。然后打个比方,沿坡以(),披文的“披”字是拨开,拨开文字进入读者的感情世界,就好比是我们沿着水流去寻找水源。这四个字我们不生疏,我们可以联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沿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无杂树,临近水源便得一山。”原来我们文学鉴赏,就是通过文字进入感情世界,它就好像寻找文学的桃花源那样。可是,我知道现在流行的不是“披文入情”,我们现在是“蜻蜓点水,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张扬自我”。根本不理睬文本,今天我们可要认真地来研究文本了。请看,第一段!“元丰六年”,这里你能够看出什么呢?
生:能看到时间!
师:这太没意义了。深层!(生停顿)苏东坡的元丰六年。
生:可以看到当时的境况。师:什么境况?生:被贬
师:对,这才是字面背后的意义,谁不知道“元丰六年”是时间?那不等于废话吗?小学一年级的也可以说这是时间不是地点。但是,苏东坡被贬到杭州,这是最基本的事实,是这样一个人,是这样一种处境,写了这样的文章才有了那样的情感。接着,六年,就说二年已经被贬到杭州了,六年已经过去四年。被贬官了,用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降职了,当然还没有双()。(生笑)降职了,有职无权,不能干事。这对于有抱负的苏东坡来说这是多少年!用现在流行词来说是多少年?(生答:)我知道,非常郁闷!现在已经郁闷四年了,“十月十二日”,这是阴历啊,阴历的十月已经进入了一年四季的哪个季节?
生:冬季
师:对!冬季了!十二日是,每个月阴历的十二日,已经离什么日子不远了?
生:十五
师:你看,还行!十五!
生:月圆!
师:月圆!所以这个日子告诉我们,所以苏东坡下边写的小品文那是真实的记载!下边的月色那么美,是因为阴历十二了!十五的月亮有大又圆,而现在的月亮已经很大了,即使没圆,月色肯定很美好!夜,月亮快出来了,但是这里有问题了!“夜,欲解衣入睡”,这很有味道!这里味道在哪?我先问问他们同学。你们说实话,你们每到一入夜,干什么?
生:睡觉。
师:一入夜,不是半夜,你们干什么?
生:洗脸!(生笑)
师:洗脸!好,她是爱干净!那个同学是爱休息!
生:吃饭!
师:入夜才吃饭?那应该傍晚!
生:减肥!
师:哎呀,别说在空话啊,我说你们生活很现代!哎呀,你们是不是在跟我逗乐子?想着,现在你们已经吃完饭,洗脸那些我们不说,现在一入夜,你们一般在做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