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90字。
《祝福》教案
312000 绍兴县鲁迅中学城南校区 陈爱娟
教学目的
1.根据文章题目,理清文章脉络:文中共有几次祝福,每次祝福中,祥林嫂的状态各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2.理解出色的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3.体会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深刻用意。
教学重点:每次祝福中祥林嫂的不同状态与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祥林嫂命运的每况愈下。
教学方法:自读课文法、讲解法和提问法
课时安排:2
教学要点:读课文,能初步理清课文脉络,顺带了解写作背景;根据两个问题构架两堂课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旭日阳刚的歌《春天里》)
人生如四季,有春夏秋冬。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幸福地拥有这四个季节。祥林嫂便是其中一个——有人曾评价她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他们为什么会说她没有春天?她是如何失去春天的?今天让我们来走进鲁迅的小说《祝福》。
二、学生带着问题阅文
1.文中共几次提到春天?在每个春天里,祥林嫂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
2.请你划出文中与祝福有关的文字,思考:在同样的活动里,祥林嫂各做了些什么?
三.回答问题
1.认读以下生字,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2.在春天里日益悲惨的祥林嫂
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先生将她的不幸总是设置在一个特殊的季节,那是什么季节?春天。让我们按顺序整理她在春天里的种种不幸:
(1)第一个春天,失去丈夫
激疑:祥林嫂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时里?既然称嫂,表明她有丈夫,她的丈夫是怎样的?婆婆状况又如何?她在这个家庭中处于什么位置?
明确:童养媳——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丈夫英年早逝——除了自己身子骨弱外,她被认为克夫,是一个不祥的女人(“女人祸水论”)。但在那夫权社会,她也必须守一辈子活寡,戴上这沉重的精神十字架,从而永无翻身之日。
(2)第二个春天,被卖改嫁
问题:丈夫死后,为躲避凶狠的婆婆、过上自力更生的生活,她鼓足勇气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但终于没能躲过更深重的灾难,她遇到了怎样的境况?
明确:被婆叔所卖。代表族权的婆婆一方是“捆、塞、捺”,祥林嫂则“嚎、骂、撞”,胳膊拧不过大腿,她最终还是被当作牲口卖到了深山里——婆家得的是钱,她失的是做女人的资格和尊严。只是,因祸得福,她遇到了一个好人——贺老六。这位山里汉子,待她不薄,可惜的是,厄运再一次降临到这位苦命的女人身上,她又遭遇了什么?
激疑:改嫁后,丈夫有力气,能干会挣,基本能养活她;儿子白胖,惹人怜爱,很得人心;房子自家,可安居可乐业。但这幸福太虚幻太短暂,而且,它留下了永远的伤痛,是什么?
明确:这痛苦不仅仅是因为思念夫和子,更是因为传统观念上那赎不完的罪名,以及地狱里被锯尸的恐怖。
(3)第三个春天,痛失爱子
问题:鲁迅先生善于描写人物悲惨遭遇。死去了丈夫,又被卖改嫁的祥林嫂,她的悲惨遭遇怎样接近高潮?
明确:不久,贺老六病死;唯一的精神支柱──儿子阿毛被狼叼走。
(4)第四个春天来临前,她命归黄泉,死在他人的祝福声中。
(5)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问题:春天,孕育着希望,孕育着生机,可是,祥林嫂的不幸却大都发生在春天。作者这样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寓意深刻,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衬托作用。鲜明对比,强烈反差,突出了祥林嫂的不幸,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的女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