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10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
执笔: 冯跃红 审核:备课组 班级小组 姓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鉴赏“梦游”的意境;领会作品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3.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4.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也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
教学难点:鉴赏“梦游”的意境。
主要教法:诵读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抓关键字把握文脉,抓关键句体会诗情,抓关键语段感悟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预习初读。
一、导入课文
1、解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所定。
2、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隐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人的九百多首诗篇,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抑郁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考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
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
3、介绍诗歌背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