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教学案例
海南农垦实验中学 周芳勇

[案例]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是一篇自读课文,浅显易懂,结构明晰,没有什么阅读障碍,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弄懂。我以往的教法是提出自读要求,写几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就完成了。这次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一个残疾人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触动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这篇课文设计成活动体验课。
 活动主题:失明三分钟。
   活动目的:了解眼睛的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用眼护眼习惯;利用多种感官探究世界;了解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培养乐观对待人生的态度。
 活动步骤:(1) 每个学生用手绢蒙上眼睛由自己的座位走到教室后面,从后门通过走廊来到前门;(2)用手、耳、鼻等判断站在门口的教师手中拿着的东西是何物;(3)走到讲台前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走回座位;(4)谈感想、谈体会。
 学生满怀兴趣地做完这个活动。下面是学生的体会——
 A.我感到一种恐惧。自己象置身于茫茫大海之中,又象在空中悬着没有着落,不落实,总想寻找一个依靠。那一刻同学们说话的声音似乎一下子变得遥远了。我感到迷惘、茫然无措,不感迈步,前面不知是什么。
 B.我觉得一下子失去了方向,熟悉的一切都没有了,光明呀,色彩呀。回过头来再看课文,一下子与海伦的心沟通了,我理解了她的痛苦,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理解了她为什么那么强烈地渴望见到她的老师、亲友,那么想望着看日出看落日看博物馆看电影,甚至是看街道。一切平常的东西一下子就不平常了,一切都变的那么遥远,以前触手可及的东西,现在想看看,想摸摸,都那么不容易。取下手绢的这一刻,我真庆幸我还能看能听能说。这次体验我将一生难忘,感谢老师这一创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