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60字)
假如给三天光明(节选)
海伦·凯勒
福建省泉州一中 谢贵荣 362000
教学目的
1、 走近海伦·凯勒,了解海伦·凯勒,领会并学习海伦·凯勒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2、 训练快速阅读能力,领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世人的强烈的爱和殷切希望。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情真意切的语言表达和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
2、深刻领悟文章蕴涵的人生哲理,从中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设想
本文是自读课,篇幅较长,①利用多媒体(PowerPoint)容量大的特点,一课时完成;②充分体现自读课学生主体地位,采用点拨教学法,重学生活动,教师教学时间不应超过课堂时间的一半。
教学过程
一、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导入
二、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三、自读并梳理课文
1.海伦·凯勒是怎样安排三天的“光明”旅行的?
第一天:白天——看望麦西零夫人,约朋友来家,去树林散步,看落日
晚上——回忆这一天
第二天:白天——参观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
晚上——看戏
第三天:白天——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世界
晚上——看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