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堂实录
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 陈霞
设计指导思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篇著名的散文。传统的散文教学,一般是围绕散文的特征“形散而神不散”来分析课文。但这篇散文有与众不同之处。海伦·凯勒以热切、坦诚和真挚的语言,展现给读者的是她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以及她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课文是用散文的形式写一曲微笑面对厄运的生命赞歌。在处理教学时,若用传统散文的上法,学生可能会无法体会与感受这样的风格和笔调,也无法体味文中人物所表现出的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精神世界。
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品味朴素、真挚的语言,走进人物纯洁高尚的内心世界。具体地说,通过点拨与对比阅读法,感知并领悟海伦·凯勒细腻生动的心理,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自己品味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朴素、真挚的语言。
2、感知和领悟文中所显示出的情与理。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认识作者纯洁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
2、品味文中精彩句段。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齐动手,分步骤做一件小事。
① 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闭上眼睛,听写老师的一段话(本专题的引言)。
写的时候,就有不少同学感觉到困难。
②小组同学互相传阅这张纸上的内容。
看看写的这段话,参差不齐的有,歪歪斜斜的有,有的同学已表示“这样做真的不容易”的心态。
③让学生说说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从而体会假如自己是一个盲人的困难心理。
④把这张纸贴在课本的扉页上,时刻鼓励与鞭策自己,珍惜光明,珍爱生命,奋发求知。
教学感想: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人,是很难体会残疾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对于一位盲人,他的世界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盲人的困难,唤起感情的共鸣,营造一种近乎真实的阅读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