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40个字。

  课题 父母的心 主备 程成 执教 
  【教学目标】
  1.体会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2.感悟浓浓的爱心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怨。
  【重点难点】
  感悟浓浓的爱心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
  1.反馈预习,学习学案预习导学部分.     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谚语、格言。
  ①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
  ②母亲的心是女儿的教室——比彻
  ③父母的美德是子女最大的财富——法国谚语
  ④岁月给母亲忧愁,但未使她的爱减去半分——华兹华斯
  2.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日本现代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特征。这也许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他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明确: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2.文中的父母在送还是不送孩子这个问题上一直是处于犹豫和矛盾之中,那么,他们的情感世界产生了哪些波澜呢?完成表格。
  时间 决定 表情 原因
  当天傍晚 送走大儿子 眼含热泪,难割难舍 贫穷
  第二天早晨 送走二儿子 无精打采 接班人次序
  第二天傍晚 送走三岁女儿 不好意思 眉毛长相和婆婆一模一样
  第三天上午 全部要回 痛哭失声 女儿太小,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冷酷无情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不能。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2.本文为什么起名“父母的心”?“心”在文中有何含义,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因为文章中的父母亲从事件开始,心理就不断地变化着;对人物的描写都是围绕他们的心理变化展开的;父母最后的决定可以真切地反映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心。
  “心”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眷爱之心,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是导线,串起了整个故事的情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