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所扮演的角色
                  陕西省南郑中学  黄维立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包括语文在内的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这是课程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标志着新课程在全国进入实验阶段。
当前,教育改革浪潮正以它磅礴的气势冲击着传统知识教育的顽固堤防,力图重新创设中国教育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的标志之一就是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那么,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角色又该如何定位?本文拟就此进行讨论。
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其基本理念为: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确立培养“整体人”的课程目标;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体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而具体到语文课程改革,则倡导以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正如常言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