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80个字。

  《阿里山纪行》个性化教学设计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scl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阿里山的如画风光,掌握移步换景的写法。
  2.由表现形式讨论起,逐步归纳出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
  3.增强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难点:能简单地用移步换景法,描写一段景物。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阿里山的姑娘》歌曲,出示阿里山图片,学生跟唱,营造气氛,初步感受阿里山的如画风光。
  二、整体感知,把握结构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然后说说文章主要写了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第2~9段),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第10段),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此环节意在考查同学们独立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合作探究、学习写法(小组合作讨论)
  1.精读第二部分,找出作者主要的游览踪迹变化,并说说作者在每一个地点分别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
  小火车 ―――――― 古典
  姊妹潭 ―――――― 清澈
  原始森林 ――――― 静谧
  曲径幽路 ――――― 幽深
  原始森林 ――――― 无穷
  神 木 ―――――― 神奇
  2.作者在这篇游记中使用了“移步换景法”来描写自己的观赏过程。结合前面的分析,谁能说出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
  明确:移步换景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以行踪为线索,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景物的不同风貌,从而展现出景物的整体美、动态美。
  (此环节考查同学们的分析概括能力,老师引导大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深入讨论,找出各部分之间的共性。)
  四、技巧练习
  阿里山的美景不知道使多少人为之痴迷,然而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岂止一个阿里山所能道得尽的,黄山云海、桂林山水、太湖风情,敦煌壁画、泰山石刻、苏州园林等等,它们无不以其特有的风姿让世人倾心仰慕。相信在大家心中也有自己的美景,让我们用移步换景法也写一段自己所熟悉的美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