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里只有你
——浅议语文新课标“以生为本”原则的贯彻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 尹丹
新课标终于在众人的企盼之中来到,面对一系列的“新”: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实验教材、新的教学方式、新的学习方式……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深切的体会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所在,即人是教育的核心,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寻新的教育方式,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促进我们的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是我们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始终要遵循的原则。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泰戈尔早就指出:“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师首先要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生命个体,树立新型的学生观,面对学生能真正做到“我的眼里只有你”,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语文教学成为师生一起经历的生命过程,从而激发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新课标指出,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有“投其所好”,传学生所需之“道”,授学生所求之“业”,解学生之所“惑”,学生才会真正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心中有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的自主学习留出足够的空间。
在设疑置问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质疑问难。古希腊的普鲁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把“火”由老师点燃当然也不错,但如果能让学生自己点燃岂不更好吗?在课堂上我常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大胆质疑,如在学习《太空医院》时,我的学生就对这篇科幻作品大胆的进行了质疑,他们一个个好似火眼金睛的孙悟空,给文章找出了不少在内容上值得商榷的地方,并在争论与交流中自己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悟到,即使是科幻作品也要讲究细节的真实性和科学的严密性,这一认识又激发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