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9780字。
山西大学附中2011—2012年高一第二学期开学综合考试
(2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10分钟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1. 有效训练会使你变的聪明、智慧和成功!请您喜欢有效训练!
2.哈佛图书馆训言:“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计0分!请您诚信考试,祝您最佳发挥!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商埠(pù) 歆享(xín) 前合后偃(yǎn) 不落窠臼(kē)
B.罪愆(qiān) 罹难(lí) 鹬蚌相争(yù) 韦编三绝(wěi)
C.盥沐(guàn) 戕害(qiāng) 踌躇满志(chú) 纵横捭阖(bǎi)
D.愠怒(yùn) 笑靥(yǎn) 联袂演出(mèi) 杯盘狼藉(j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那些保健品柜台的推销员们,身穿白大褂,正襟危坐在各种令人眼花缭乱、高深莫测的仪器后面,让你错以为是医院里前来义诊的医务工作者。
B.邹昊告诉记者,为了保护我们的干部,采用全程电子跟踪管理,既保证了整个流程的公开透明,也避免了瓜田李下之嫌。
C.近来,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D.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这类书已然被奉若神明;尽管它有不少方面颇须斟酌,但它是考试的出发点和归宿,仍然可以身价百倍,地位高于教师,使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套中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于那些已经本科毕业的人,在选择深造的途径上却十分迷惑,不清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怎么回事,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只有学位没有学历。
B.可以这样说,一个写不好对话的小说家是写不出杰出的长篇的,而对话的能力恰恰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小说家是否优异的关键因素所在。
C.毕竟楼盘是按照大户型来设计的,如今面积改小肯定会出现通风采光不足、上下水管道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购买时您可一定要注意。
D.受地震的影响,日本宫城县境内出现了宽约4米的断裂带,这是日本最大的有地震观测史以来的地壳变动纪录。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尽管古印度人的历史观念极为淡薄,没能留下多少史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太子瑞应本起经》、《修行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佛本行经》等。__________,但源出佛世的传述,其中叙述的佛陀事迹尽管不无出入,而大体轮廓基本一致。
①在众多佛经和记述佛教戒律制定原委的“律藏”中,有多处关于佛陀身世的自述和佛陀言行的记录
②这些文字写成于佛陀逝世后几百年间,难免经过后人润饰
③但佛陀的生平,还是有不少文字记载,可以说是他同时代的世界伟人中生平事迹记载最为详悉者
④(英)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说,佛陀“有力的人格在印度文学中留下了比任何其他导师或君王更鲜明的形象”
⑤佛典中有一类专门记述佛陀生平事迹、被称为“佛传文学”的经典
A.③④①②⑤ B.⑤①③④② C. ③④①⑤② D.⑤①④③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网络热词与社会热点
网络热词分为两种:一种是事件当事人的话,比如“打酱油”、“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一种是网友的发挥创造,比如“山寨”、“猪坚强”、“范跑跑”。无论是否网友原创,这些语言之所以流行,皆有赖于网友的认可与传播。在传播中,网友发挥聪明智慧,或戏谑,或嘲讽,或借题发挥,或添油加醋,或曲径通幽,都是一种表达,在表达中完成了自己的好恶与爱憎。曾有学者称,在五花八门的网络热词中,时政类语词的喷吐量最大,它已成为体现世情民心的一个维度和观测点。事实上,通过忖度网络热词,我们同样可以窥视到网友乃至民众的所思所想。进一步说,网络热词其实是社会热词——每个网络热词均是“背后有故事”,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这种连接一方面昭示了网络热词滥觞于现实,具有丰富的现实主义风格。没有现实的纷繁芜杂,就没有网络热词的风生水起;没有一起起社会热点事件,就很难惊动网友,网友也就无意于传播网络热词。另一方面则说明,网友不单纯是当年那些只会聊天、玩游戏的少年,他们关注现实,介入现实,不吝于表达,而且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情怀。
同时,从侧面也说明,这些社会热点事件,不是孤立的,不是凭空而成的,他们具有共性,让每个人都为之唏嘘或慨叹,对世道人心造成了强大的冲撞与影响,因此让网友产生共鸣。诚然,没有谁是一片孤岛,那些不幸的人,那些忍无可忍的表情,乃至那些骄横的权力,那些张牙舞爪的身体语言,无不让我们刻骨铭心。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现实面前,网友怎能装作视而不见,又怎能心平气和?
学者认为,以前公众的表达渠道很少,知情渠道也未必通畅,因此网络的巨大传播能力使之成为了公民表达看法、参与社会进程最为便捷和普遍的方式。正因为如此,每一个网友才不放弃表达,义无反顾地参与与干预。比如,贵州瓮安事件新闻发布会上,有官员抛出“做俯卧撑”后,原本成为网友口头禅的“打酱油”失宠了,“酱油族”迅速改口,“以后不打酱油了,改做俯卧撑”。更耐人寻味的是,以后凡是表达对权力不信任或对官方说法存疑,网友皆用“俯卧撑”、“做了三个俯卧撑”来戏谑之,这种戏谑何尝不是一种表达?值得注意的是,网友聚焦的社会热点,多是关系到公共利益,因此网友乐此不疲地运用这些网络热词,一定程度而言,既是公民表达权的运用,也是公民监督权的具体化。
有人追问,目前正以迅雷之势蔓延的网络热词,究竟能沸腾多久呢?哲人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可以断言,只要社会热点事件不断,只要现实主义不被边缘化,最关键的是,只要公民的权利意识依然蓬勃,网络热词就会沸腾,即便有些词语消失了,肯定还会有更富意味的热词出现。
5.根据文意,下列对“网络热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热词可以是事件当事人说的话,也可以是网友凭空发挥创造的话。
B.网络热词无论是否网友原创,之所以流行,皆有赖于网友的认可与传播。
C.网络热词在流行的过程中,能够表达网友强烈的好恶与爱憎情感。
D.通过忖度网络热词,我们可以窥视到网友乃至民众的所思所想。
6.结合原文,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热词“背后的故事”基本上是能够对人心产生巨大冲撞与影响的社会热点事件。
B.网络热词“背后的故事”大多与公共利益相关,并且能让人产生共鸣。
C.网络热词不断地被网友传播,体现了网友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积极关注程度。
D.网络热词的风生水起,使得社会现实繁芜丛杂,产生了一起起社会热点事件。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具有巨大的传播能力,使得网友们能及时地传播网络热词,表达对社会的看法。
B.五花八门的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体现世情民心的一个维度。
C.网络热词起源于现实,它的出现与传播都体现了网友的强烈的现实主义情怀。
D.网络热词能否有持久的生命力,最关键的是公民权利意识是否依然强烈。
三、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6分)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