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70字。
中 考 说 明 文 阅 读 指 导
【考点聚焦】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的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技法放送】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组织答案巧解题。”
先读原文:1.了解文章大意 2.给段落标上序号 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 :1.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 2.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 3.题干能显示答题区位 4.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
最后写答案:1.确定区域圈点勾画 2.靠船下篙摘取原文 3.组织答案写全写顺
【解题指导】
一、把握说明的对象与特征
(一)说明文的类型
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常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
事理说明文: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
3、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说明文。
解答:先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然后填“事物”或“事理”。
(二)说明对象及特征
1、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耍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2、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作者为了要在文中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就会将有关事物特征性的句子放在显著的位置,比如篇首或节前。
3、常见题型:(1)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解答:(1)①看标题。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2)①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定成分。②抓中心句,从文中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③从文中找原词、原句答。答案大部分在文章的第一、第二两个自然段。④借助于说明的内容,概括出事物的特征。⑤借助于一定的说明方法反观说明特征。
二、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题型: 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规范性答题模式:这篇文章(或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参考下面说明方法的具体作用回答)。
常见说明方法及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1、举例子:具体、真切、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答题思路:举……的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 答题思路:对……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3.打比方: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 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思路:把……和……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答题思路: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8、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9、列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特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