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590字。
作文升格指导教案
第二次作文:切题升格(2)
益阳六中
教学目标:
落实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的“切合题意”
教学方法:
讲授法+病文修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切题升格的主要类型:
3.突出关键词
为了使文章全文都能在题意的范围内行文,还应在行文中反复呼应、不断突出关键词,也就是常说的扣题。扣题分明扣、暗扣两种,反复呼应是明扣,不断突出是暗扣。只是简单呼应关键词是硬贴标签,难以有效地把材料和观点(情感)连接起来;只是暗扣却不明点关键词会使文章观点变得含蓄,容易引起误判。正确的做法是两者兼顾。
病文引路: 爱,是一种常识(原作)
爱,无处不在。它会繁衍,有时会在血红的心脏上如病毒一般快速滋生。每一个人都认为爱是困难的,伟大的,甚至是难以攀登的。但我告诉你,爱只是一种常识。
爱是一种常识,哪里需要爱哪里就有爱。刹那间,地动山摇,校舍倾地而倒,雨水倾盆而下,黑暗的大地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悲恸的哀唤。但不久后,满头苍发的温总理站立在这零散的石砾之上。不用别人说,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汶川现在最需要的是关爱与鼓励。爱只是一种常识,国家遭遇灾难,理所当然要付出国家对人民的爱。
因为爱是一种常识,所以连平凡的乞丐也知道为灾区人民献一点爱。一位老年乞丐拄着手杖蹒跚而至,把手中的 105 元塞进箱子。要献出爱很容易,只要手一伸,无论是 1 毛还是几百万,那含义是一样的。爱无伟大、渺小之分,也无难易之分,有的只是你是否意识到爱只是一种常识,人人都能意会,人人都能付出。
爱是一种常识,所以爱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知道爱,所以爱成了一种常识,从而爱转变为人的本性。从孔子提倡仁爱开始,中华民族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令人激昂的爱的血液。沉寂了几千年的血液,终于在 2008 年一举爆发。
初春的一场雪灾,使中国南方损失惨重,道路阻塞。但不辞劳苦的唐山十三兄弟却千里迢迢赶到湖南帮忙打通道路,还中国南方通畅的车流。爱已侵蚀了他们的肺腑,为了报答唐山大地震时人们为他们付出的爱,他们把血液中爱的因子全部释放,温暖中国。多年来被爱感染着,爱在他们心中自发而生并蔓延到别人心中。因为爱已成为他们的常识兼本性,于是付出爱是他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事。
爱只是一种常识,不要认为付出爱很难,也不会认为自己的爱何其伟大。如果人人都有这一本性的常识。
【原作点评】本文基本符合题意,作者对行文关键词“常识”理解有误,“爱是一种常识”,这是一个判断不准确的“常识”。爱只是一种行为、表象,不包含人们对爱的判断和认知;且写作重心由“常识”偏向了“爱”,淡化了“常识”;另外语言较粗糙,语句有不少不通的地方。考场评分:15+15+3=33 分。
【升格指导】升格目标:40~42 分。修改:一是增加“常识”一词的分量,把“爱”拉回到“常识”这一话题,尽量使文章的关键词偏向“常识”而不只是“爱”,尽力探讨与“爱”有关的常识。 二是使论证的三个段落有内在的联系,寻找“大爱”与“普通爱”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各段衔接比较自然紧凑。三是开头一段语意杂糅,应删改使其简洁。
“爱”的常识(改作)
爱,是人类美好的、伟大的情感。因此有人认为爱是困难的,甚至是遥不可及、难以攀登的。但我告诉你,爱其实很普通。
爱的常识之一,就是哪里需要爱,哪里就有爱。刹那间,地动山摇,校舍顷刻而倒,暴雨倾盆而下,黑暗的大地充斥着死亡的气息、悲恸的哀唤。但不久后,满头苍发的温总理站立这散乱的石砾之上。不用说,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汶川现在最需要的是关爱与鼓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爱——这是执政为民的政党的常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所以,最伟大的爱就是最普通的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