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80字。
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语文学习任务:
周一:交大作文(周记)1篇 方老师批阅
周二:交积累作业 李龚美子/刘群批阅 32本/人
周三:交作业精编 程艳/方雨莲/王赵健/茆雨亭批阅 16本/人
周四:交积累作业 李龚美子/刘群批阅 32本/人
周五:交作业精编 程艳/方雨莲/王赵健/茆雨亭批阅 16本/人 周日晚批阅
每日早晨晨读/课前领读:古诗-文言文-必背现代文等 由各语文科代表轮流负责
每日晚自习前:默写相应古诗-文言文-必背现代文等 朱闿妍/刘志诚/夏天/王露露16本/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童年梦痕”中的一篇讲读课,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是作者儿童时代生活的恋歌。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及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儿童时代的鲁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制度表示不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文中出现的生词,了解鲁迅生平及作品。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所渗透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领悟本文写景的手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教学难点: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
教学器材: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以启发教学为主,配以问答法和讲授法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都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三.检查预习情况
1. 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确凿 záo 菜畦qí 蟋蟀 shuaì 缠络luo 竹筛shāi觅食mì 鼎沸 dǐng 锡箔bó 鉴赏jiàn 脑髓suǐ 盔甲kuī 蝉蜕tuì 秕谷bǐ 锡箔 bó 倜傥tì tǎng拗ǎo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鉴赏 倜傥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明确: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
2、学生探究: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从题目看,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那么请指出他们各自的起止段落,哪一段是过渡段?
明确:1—8: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9: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
10—24: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
五。合作交流,感悟探究(百草园的生活)
1.阅读1—8段,读后请同学们以“一个 的童年”说一段话或给个这几段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学生畅所欲言:金色的童年,快乐的童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1)有趣的景物;(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3)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
2、作为散文,要有文眼贯穿其中,你认为1——8段的文眼是什么?
明确:“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画龙点睛,成为这几段文字的文眼。
3、学生赏读第二段,感悟探讨这段文字写景的妙处。(如何写景?)
明确:(1)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让学生分别找出写形、声、色、味,写春、夏、秋景的相关内容)
(2)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再由高到低写动物(鸣蝉—黄蜂—叫天子);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菜畦、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学生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4)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引导学生揣摩词、句,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 “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