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60个字。
那么,如何来解读一篇散文呢?
首先要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区分属于哪类散文,本文是写人叙事类、还是写景状物类、还是议论哲理类?由此,确定作者侧重抒情还是侧重说理(所谓的“理性”“理趣”)。写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一般侧重“情思”,而议论哲理类侧重“理性”、“理趣”。二、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抒情议论句),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散文的魂,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初略解读主旨。
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老王》,一看题目,可确定是一篇写人叙事类散文(当然在知道这是一篇散文前提下)。那么抒发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课文最后一句“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结合全文,理解了这句话就理解作者的情思。
对老王不幸的同情,对老王的善良、知恩图报的感动,也含蓄地提出了要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当然以上是在没有任何资料情况下对一篇散文的初略解读,也就对一篇散文的灵魂把握了。那如何解读对初中教材中的现代散文呢?这里面强调“初中教材”,则要在下面的前提下进行解读:
第一、注意《课标》要求。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注意教材设置。《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本单元阅读教学,要求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关注身边的人。
第三、注意具体文本中阅读提示与课后研讨与练习。《老王》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解读散文《老王》的学习目标。
1、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身边的人,关注、关爱他人。
2、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
根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
1、自读课文《老王》,思考下列问题。(这一环节既尊重学生的理解与体验,又是正确的引导。)
(1)文章写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