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些美的熏陶
——浅谈中学生美育之必要
芦渎中学 刘颖玲
关于学校要不要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次的问题讨论已久。即使在国务院发下文件明确指出学校和老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次之后,依然有学校热衷于排名次、分优劣。也依然有反对和赞成两种声音不时响起。赞成者认为可以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反对者认为排名次会伤害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在孰是孰非的讨论中,老师、学生、家长都把眼光投向了考试、分数。考差了的学生则成了众矢之的:老师要批评,家长要责备,同学要嘲笑。
一个学生在初中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后的反思中写道“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痛苦”,“我终于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他的痛苦是自己落后的成绩在众人面前的一览无余的痛苦,他所明白的学习重要性是保留自尊的重要性。面对挫败他会自卑吗?面对批评他会怯懦吗?在数以万计的少年里面,有多少不快乐的学生?十几岁的孩子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兴趣、充满了爱和同情。可是今天为什么他们只能收回迈向大自然的脚步钻进书堆,收起应该飞翔的心灵,只知道考试、分数和竞争了呢?
追根溯源,它是我国传统教育选拔式和淘汰式的做法带来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依然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问题出在过分地强调考试的功能以及由此产生的恶性竞争。它使学生听不道“风声、雨声”,只留“读书声”不倦于耳。更惶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了。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游乐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听音乐、欣赏绘画、玩游戏、聊天。这些都没有任何功利性,只是轻松而已。可是现在似乎都变味了。近年来
一些有识之士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淡化分数,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即在考查学生成绩之外,还要对学生的音乐、绘画、体育等能力进行考查。于是乎儿童、少年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