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1470字。

  安徽怀远三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二)
  组卷:邵林永
  考试时间:150分钟  全卷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民族服装——旗袍与马褂
  马褂、旗袍是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饰,现已成为中国的传统服装。
  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使用。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马褂有一种颜色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围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只有这种御赐的马褂才可以随时穿着。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选自《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1. 下列关于旗袍、马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马褂原是满人初进关时八旗士兵骑马时所穿的服装,后发展成为中国的传统服装。
  B. 马褂是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为便于骑马,衣长至脐,袖仅遮肘。
  C. 旗袍是传统女性服饰之一,它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自清至今其样式一直未变。
  D. 旗袍服饰富有传统的民族风情,后来又吸收了西洋服装样式,能够体现出时尚之美。
  2. 下列对旗袍、马褂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马褂成为男式便衣后,官员和百姓都可以穿着,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
  B. 马褂服饰的颜色也在不断改变,但黄色不能随便使用,建有功勋之人才有资格使用。
  C. 旗袍在清初并不流行,满族妇女穿着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
  D. 旗袍样式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等,款式变化主要是开襟、袖口、领、开衩。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康熙、雍正年间满族男子穿马褂习俗已盛行,不分老少,贫富皆服之。
  B. 皇帝经常以黄马褂赏赐有功的臣下。成为政治殊荣的“黄马褂”,被有功之臣珍藏起来不穿。
  C. 20世纪上半叶,汉族女性参考满族传统旗服和西洋服装样式改进的旗袍,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D. 20世纪30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4--7题。
  杜纯传
  杜纯,字孝锡,濮州鄄城人。以荫为泉州司法参军。泉有蕃舶之饶,杂货山积。时官于州者私与为市,价十不偿一,惟知州关咏与纯无私买,人亦莫知。后事败,狱治多相牵系,独两人无与。咏犹以不察免,且檄参对。纯愤懑,陈书使者为讼冤,咏得不坐。
  熙宁初,以河西令上书言政,王安石异之,引置条例司,数与论事,荐于朝,充审刑详议官。或议复肉刑,先以刖代死刑之轻者,纯言:“今盗抵死,岁不减五十,以死惧民,民常不畏,而况于刖乎?人知不死,犯者益众,是为名轻而实重也。”事遂寝。
  秦帅郭逵与其属王韶成讼,纯受诏推鞫,得韶罪。安石主韶,变其狱,免纯官。韩绛为相,以检详三司会计。安石再来,乃请监池州酒。久之,为大理正。上言:“朝廷非不恶告讦,而有觇事者以擿抉隐微,盖京师聚万姓,易以宿奸,于计当然,非扰人也。比来或徒隶觖望,或民相怨仇,或意冒告赏,但泛云某有罪,某知状,官不识所逮之囚,囚不省见逮之故。若许有司先计其实,而坐为欺者以诬告,当无不竟矣。”
  隰州商尹奇贸温泉矾有羡数,云官润之,寺欲械讯河东。纯曰:“奇情止尔,若傅致其罪,恐自是民无复敢货矾,则数百万之储,皆为土石。请姑没其羡而释其人。”曹州民王坦避水患,以车载货入京,征商者以为匿税,寺议黥坦,纯复争之,卿杨汲奏为立异,又废于家。
  元祐元年,范纯仁、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