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10字。

  《永久的悔》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永久的悔》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课。这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回忆了过去的家庭生活。通过平凡的小事来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表达了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清文章的线索。
  (2) 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3) 诵读课文,品味语言,体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真挚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探究——品悟——迁移等教学环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尊重、理解、报答父母,做一个有孝心的人,懂得珍惜身边的至爱亲情,同时学会关爱他人。
  2、教学重点
  理解母子深情。
  3、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线索并品味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强烈感情。
  (三)课时安排
  本课共安排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二、说教法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经过近两年的训练,具备了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情况及本课的特点,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设计如下教法:
  1、通过诵读——探究——品悟——迁移等教学环节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教学中主要采用“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
  2、通过诵读,品味文章语言;讨论、探究有针对性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比较阅读等措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通过创设情境,播放音乐、歌曲,迁移训练等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懂得珍惜身边的至爱亲情,学会关爱他人。
  三、说学法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法方面我主要采用“自
  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理解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加以积累、运用,以提高语文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配乐诗朗诵。孟郊的〈〈游子吟〉〉
  的确,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母爱是山岗上那轮静静的满月,默默地投洒清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