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12890字。

  2012年漳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卷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2)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
  (3)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4)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5)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6)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新建云霄石矾塔碑记
  [清]薛凝度
  云霄故郡治,扶舆①磅礴,名山环映,独缺东南一面。漳江自西林至佳洲,合南北港过石关,逶迤弥漫,由是入海。内有南北涂塞其口,外有南北岐束其腰,出两岐山,始潴而成巨浸。有小岛突起,其中,巉岩秀削,适当其缺,高数丈如笋尖,旧名石矾。形家谓之华表②捍门,足以钟灵毓秀,故此地前明科甲极盛。国朝海氛时,为巨寇系船曳倒,震撼粉碎,云霄文物由是就衰。康熙时,邑绅陈公天达,于岛石上,募建石塔以补其缺,高不盈丈,低小不称。乾隆戊戌、己亥间,少尹李公维瀛,相视地形,复与诸生议增其制,以经费维艰中止。倾颓缺陷,客过是间,辄流连叹息,盖越百余年于兹矣!
  岁甲戌夏五,诸生集书院会议,照移建文祠捐金例,捐造石塔。询谋佥同,呈请前任王兰题序,劝捐得集金四千七百有奇,鸠工伐石。经始于初秋月吉日,阅四月相轮③完具,而塔告成。扩其址周七丈二尺,增其高计八丈二尺七寸,空其中分为七层,方其外熨为八面,上各辟四门,玲珑洞彻。其正门颜曰:“斯文永昌”,与将军山对峙,具天乙、太乙两峰,拱护胜概,以壮云霄舆图。云之士庶,买舟往视者日以百计,咸称巨观云。又以余金砌石蛇尾渡头,石磴十余丈,乌坵渡头津亭一椽,以利济者。
  夫是议之兴也,百年废坠,创兴一朝,宜有难焉者矣!乃陈公募建而规模未称,李公议增而经费难筹,今则一倡议,而绅士皆有同心,殷富乐输。所有雨风顺轨,朝夕安流,不数月而蒇事,若有阴驱而默相之者。是何前此之难,而今日之易欤?岂石矾之兴废,固自有其时欤?抑亦云霄之文物,由衰将盛,灵秀之气,散而复钟,天将启之,而石矾不得不砥柱中流,为东南补其缺,有莫之为而为者欤!余虽不能文,而幸莅兹土,以观厥成,且深望乎云霄之人士,争自濯磨相与,文物声名克复其始,以大副乎!石矾之钟灵毓秀于是也。因勉徇绅士之请,纪其兴废之由,盛衰之异,修补之难,创造之始,经画之规,率作省成之年月日时。俾后之登览者,知石矾之成,非偶然焉。文之工拙不暇计矣,是为纪。
  【注】①扶舆:盘旋而上。②华表:古代官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③相轮:塔星根金属部分的总称,塔刹的主要部分。④石蛇尾渡头:地名。⑤乌坵尾渡头:地名。⑦蒇(chǎn):完成。⑦文物:礼乐典章制度。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阅四月相轮完具          阅:经历      B、绅士皆有同心,殷富乐输      输:运输
  C、灵秀之气,散而复钟     钟:积聚      D、文物声名克复其始,以大副乎  副:符合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矾塔建成“非偶然”的一组是(3分)(    )
  ①形家谓之华表捍门,足以钟灵毓秀        ②国朝海氛时,为巨寇系船曳倒,震撼粉碎
  ③倾颓缺陷,客过是间,辄流连叹息         ④劝捐得集金四千七百有奇,鸠工伐石
  ⑤上各辟四门,玲珑洞彻                  ⑥绅士皆有同心,殷富乐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填补东南缺口,陈天达在岛上建造石塔,但因募集款项不足,只建了高不满一丈,低小不相称的石矾塔。
  B、重建石矾塔时,由于风调雨顺,潮水平稳,工人们奋力工作,只花了四个月的时间,相轮建造完备,石矾塔告成。
  C、石矾塔填补了云霄东南的缺口,与将军山相对而立,云霄山水形成环绕守护的景象,使云霄的地界变得壮观。
  D、本文为应邀之作,作者借此表达了热切希望云霄人民互相团结、积极进取,并恢复云霄原有的礼乐典章制度的愿望。
  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复与诸生议增其制,以经费维艰中止。(3分)
  译:                                                                         
  (2)云之士庶,买舟往视者日以百计,咸称巨观云。(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秋江写望①
  【宋】林  逋②
  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
  【注】①写望:描写眼前的景物。②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不娶,长期隐居西湖的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1)“片水无痕浸碧天”一句中“浸”在使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2分)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歌作简要欣赏。(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曹操头风病复发,拒不接受大臣开颅治病的建议而病危。临终时,他召近臣托孤,指定曹丕为继承人;又将妻妾遣散,让她们多造丝履作为生计,并指定墓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