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3630字。

  2012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
  语文试题卷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第Ⅰ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文化,都欲在实用生活之余,以庄严的建筑、崇高的音乐、闳丽的舞蹈,表达生命的高潮、一代精神的最深节奏。建筑的抽象结构、音乐的和谐节律、舞蹈的线纹姿势,最能表现我们内心的情调与律动。
  中国的瓦木建筑易于毁灭,圆雕艺术不及希腊发达,礼乐生活的形式美也早已破灭。民族的天才乃借笔墨的飞舞,抒写胸中的逸气。所以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于用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中国画是一种建筑的形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其要素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虽然它的出发点也极重写实,如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
  自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西洋油画的画风,特别重视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画境似可走进,似可手摩,它们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在中国,晋、唐以来的塑像反受画境的影响,具有画风,不似希腊的立体雕刻成为后来西洋画家的范本。而商、周彝器形态沉重浑穆、典雅和美,其对中国宇宙意识的表现可与希腊神像雕刻相当。
  在商、周彝器盘鉴的花纹图案中,每一个动物形象都是一组飞动线纹的节奏的交织,而融合在全幅花纹的交响曲中。它们个个生动,而个个抽象化,不雕凿凹凸立体的形似,而注重飞动姿态的节奏和韵律的表现。这内部的运动,用线纹表达出来,就是物的“骨气”。中国绘画六法中的“骨法用笔”,即运用笔法把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象。所谓“气韵生动”,正是骨法用笔的目标与结果。在这种点线交流的、律动的形象里面,画幅中飞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结成全幅流动的虚灵的节奏。画幅中有明暗、有凹凸、有宇宙空间的深远,但却没有立体的刻画痕迹;亦不似西洋油画那样如可走进的实景,而是一片神游的意境。
  然而中国画既超脱了刻板的立体空间、凹凸实体及光线阴影,于是它的画法乃能笔笔灵虚,不滞于物,而又笔笔写实,为物传神。引书法入画乃中国画的第一特点。董其昌云:“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如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实为中国绘画的骨干,而融诗心、诗境于画景亦成为中国画的第二特色。中国乐教失传,诗人不能弦歌,乃将心灵的情韵表现于书法、画法。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而并不觉其破坏画景,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
  因此,中、西画法所表现的“境界”根本不同:一为虚灵,一为写实;一为物我浑融,一为物我对立。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界。西洋油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建筑、雕刺、油画同属于一境界。中国画运用笔勾的线纹及墨色的浓淡直接表达生命情调,透入物象核心,遗形似而尚骨气,薄彩色以重笔法;然而形似逼真与色彩浓丽,却正是西洋油画的特色。
  (选自宗自华《美学散步》,有删改)
  1.下列有关中西绘画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的要素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其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自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西洋油画的画风,特别重视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
  B.中国画的渊源与背景是商、周彝器和晋、唐以来的雕塑,而西洋油画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
  C.中国画尚骨气,重笔法,其画法所表现的“境界”是虚灵的、物我浑融的;而西洋油画重形似,重色彩,其画法所表现的“境界”是写实的、物我对立的。
  D.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与诗、书同属于一境界;而西洋油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与建筑、雕刻同属于一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圆雕艺术不及希腊发达,但商、周彝器对中国宇宙意识的表现则可与希腊神像雕刻相当。
  B.西洋油画的画境如似可走进、似可手摩的实景,中国画的画幅中虽也有明暗凹凸,有宇宙空间的深远;但体现的却是一片神游的意境。
  C.商、周彝器盘鉴的花纹图案中,动物形象个个生动,个个抽象化,不雕凿凹凸立体的形似,而注重飞动姿态的节奏和韵律的表现。
  D.“骨法用笔”就是运用笔法把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象。它是中国绘画六法之一,能收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这说明中国画虽然遗形似,薄彩色,超脱了刻板的立体空间、凹凸实体及光线阴影的运用,但它并不是不重视写实。
  B.建筑的抽象结构、音乐的和谐节律、舞蹈的线纹姿势,最能表现人们内心的情调与律动,这使中国画具有了建筑的形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
  C.作者认为中国画有三大特色:引书法入画;融诗心、诗境于画景;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的意境。
  D.本文将中国画与西洋油画的画法及其境界等加以比较,其目的不在于褒贬二者的优劣,而在于揭示二者的差异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叶,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先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扩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