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药》(4课时)
鲁迅

教学目的
一、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二、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三、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二、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一上课,我就宣布:“今天我们学习鲁迅的《药》,这篇文章由同学们自己学习。我只作为普通的一员参与大家的讨论。”
学生感到新奇。
我说:“这篇文章,我要说几句话,
第一,他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后来又收在《呐喊》文集中。
第二,它是以秋瑾的被杀为背景的。秋瑾死于1907年。大家先自己通读一遍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大家共同解决。”
4页那个‘窸窸窣窣’现在不用了吧?怎么鲁迅净用冷僻字!”我答:“已经不属于常用字。”又有人问:5页‘古□亭口’中那个大方框干嘛不直接写出来?”我故意说:“我也不知道,可以留下来作为问题,待会儿大家一起讨论。”

接着,我提出了几个要求:“第一,你认为鲁迅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揭示什么?第二,你觉得,这篇小说中,哪些细节、哪些特点、哪些用词、哪些笔法、哪些安排,终归是哪些细小的方面,特别有意思,特别耐人寻味?”
关于题旨的讨论
我首先发言:
“大家通过阅读这篇小说,觉得这是一幕悲剧,还是喜剧?”本来我想问:“鲁迅的主要的目的是想揭示什么?”但是,我觉得,那样问,似乎太直奔主题,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和把握,所以,我就从悲剧、喜剧的角度去发问。
学生答:“自然是悲剧。”
“是谁的悲剧呢?”我追问。
一同学说:“是华老栓这样的人的。”
又一同学补充:“华老栓这样的群众太愚昧、麻木。”
我接话说:“哦,是愚昧、麻木者的悲剧。”
又一同学说:“我记得,应当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我说:“你大概读过与鲁迅有关的书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