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山东省龙口市教研室       刘延球

新课程改革,不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教师的成长了崭新的舞台。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要在加强教学研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就要求教研人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教研方式,走出一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研新路。 
一、课堂教学的确指导要立足实际,促进教师个人反思。
新课程教研很重视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作用,要求教师做反思型教师。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研究融为一体。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同时教师反思性实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因而,在校本教研中,各校紧紧抓住自我反思,以反思促教研,以教研促课改。为全面了解我区校本教研的实施情况,更好地掌握我区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为校本教研的开展找准"基点",我们从"我的关注""我的困惑""我的要求"三个角度,面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00%教师能够进行个人反思,但是但如何系统地开展个人反思,判断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还比较茫然,需要指导与引领。
建立个人反思制度。我们在《威海市环翠区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求教师每月提交一份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每两周提交一份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教学实录、每学期提交两份听课报告,创设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各校也相应制定了教师反思制度。比如开展"四个一"(每日一反思,每周一体会,每月一交流,每学期一汇报)工程。又如定期举办了教学反思专题讲座,使教师逐步掌握了教学反思的写作方法。环翠教育信息网提供教师个人反思的平台,区教研中心举行的教研活动也为启发教师教学反思而开展。"教学反思制度"使教师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是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教师。
   进行教学案例研究。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 。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改进自己的内隐决策,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因此各校在研训活动中,自觉运用这一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从听讲式研训发展到参与式研训,在搜集案例、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研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中心定期举办教学案例评选活动,将优秀教学案例上传至环翠教育信息网和收录《环翠教育》,并逐级向上推介和宣传。今年环翠区有百余篇教学案例在中央教科所的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