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20个字。
与朱元思书
江苏省盱眙中学刘立江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的艺术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据说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也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中的两篇名作。(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 常识介绍,整体感知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305首,故又称“诗三百”。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四.自主学习,归纳整理
1.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zhuàn),鸟婉转地叫。这里指蝉鸣。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归,还。
2.古今异义
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古义:用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上下”“大约”。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②鸢飞戾天者戾:古义:至,到 今义:罪恶
3.一词多义
①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妙) 猿则百叫无绝(断,断绝)
②上: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
③百:一百许里(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言其多)
4.词类活用
①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方向并非实指,这里是作者随心所欲观赏景物使船所至的意思)
②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