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12张。小说阅读中手法的分析,抓住近两年江苏卷特点,结合学生答案评析,简单实用。另附同题教案,约2680字。  

  课   题 小说阅读与鉴赏•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
  画川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复习资料                                                 主备人:吴如静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 了解这一考点的考纲要求;  
  2. 掌握分析主要表现手法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方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考点解读   
  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还可以从选材、结构等方面去分析。
  在小说中,表达技巧主要从结构是否巧妙,选材是否恰当和渲染是否合理入手。  
  二、答题技巧提醒
  (1)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三、用术语:  
  (1)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2) 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散文教案里已经详细列出,或者看《赢在高考》143页)  
  (3) 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学习过程】  
  诊断练习: 
  (一)(原文见《练》187页《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
  【参考答案】(1)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②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参考答案】(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是下文巴尔塔萨送鸟笼的直接原因。
  总结与归纳:
  见后附知识储备
简要赏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