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70个字。
《观潮》说课稿
诸城市舜王街道诸冯学校 王辉
一、说教材——解读文本,感知“天下奇观”:
《观潮》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观潮》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这篇文章通过正侧面描写结合,白描与细描相结合,写景与记事想结合,较好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伟壮丽,又展现了南宋都城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也流露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之后对过去生活的留恋。
二、说学生——以学定教,探究“天下奇观”:
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结合本文的特点,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抓住课文的精炼字词来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通过自学、分组讨论、个人展示等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目标——以学定教,探究“天下奇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品读课文,依据字词来欣赏精彩的场面描写。
四、说思路——建构过程,感悟“天下奇观”:
(一)导入新课: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庶民,都要先睹为快。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宋代周密的《观潮》。“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周密(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临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