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20字。本教案属自主性学习导学案,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目标检测三方面设计学案,最大的特点是发挥和发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很适合目前教学手段改革需要。

  自主性学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第一课时)(教师用)
  罗志辉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掌握豪放词的特点;
  2.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全词。
  3.诵读全词并背诵
  【自主学习】
  一、有关文学常识
  1.回顾赏析诗词的方法
  ① 朗诵吟咏,感知词味 ② 鉴赏意象,体会情感 ③抓关键句,品析语言
  2.在上文了解宋词豪放派的基础上了解宋词婉约派
  婉约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婉约派词作语言    清丽含蓄     ,词中抒发的感情    婉转缠绵(缠绵悱恻)    ,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   个人遭遇   和   男女恋情   ,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   《雨霖铃》   、  《踏莎行》(或《鹊桥仙》)  、   《声声慢》   和   《扬州慢》   。
  3.小结两词特点
  豪放派特点——纵横捭阖,气魄宏大,豪放不羁。
  婉约派特点——缠绵悱恻,清丽含蓄,音调谐婉。
  4.辛词名句识记
  ①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                《西江月》
  ④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                《西江月》
  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青玉案•元夕》
  5.巩固诗词意象和意境
  意象,就是诗中   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   的事物   。
  意境,是指作品描绘的   生活图景   和表现的   思想感情   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的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在诗歌作品中相结合所形成的艺术境界。
  例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把“空山”“雨后”“明月”“松”“清泉”“石”“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加以组合,营造了一种    清新、静穆、空灵    的秋夜乡村气氛。
  三、课文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时为南宋开禧元年秋,当时韩侂胄(tuō zhòu)把持朝政,企图通过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于嘉泰三年起用闲居八年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任命他为绍兴知府,浙东安任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韩侂胄的抗金主张符合辛弃疾复国的一贯志愿。可是韩侂胄一伙政治腐败奢靡淫乐,只不过是想借“伐金”来作为政治赌博的筹码。因此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览景有感,就自然吐露了出来。
  四、基础知识梳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