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12年高考语文安徽卷模拟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72 KB
评级:
时间:
2012/4/16 10:08:16
下载:
本月:1 总计:11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10370字。
2012年高考语文(安徽卷)模拟试题
命题:姚 锋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65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回答第1~3题。
在一万年前,北方地区河流纵横、植被繁茂、气候温和,孕育了灿烂的红山文明。令人惊讶的是,辽河流域的红山文明竟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等到此后接续的夏家店文明出现时,中间的文化断层长达整整1000年之久。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考古学家称,近日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发现了一幅史前岩画,记录了当时陨石落地并导致史前人类迁徙的生动景象。这幅岩画磨刻在一块磁铁石上,包括18个造型奇特的符号,有人体符号、圆顶房屋和从天而降的携带“尾巴”的火球等。根据周边出土文物和岩画磨刻方式判断,这幅可视可解的象形文字岩画处于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岩画不但描绘了火球从天而降,而且还有人类迁徙的场景,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黄帝部落南迁之“天灾说”。
据科学研究,在距今5000年左右,地球曾被一颗天外彗星撞击。漫天飞舞的陨石雨过后,地球气候剧烈波动,出现了一次长达600多年的全球降温期,学术界称为“小冰期”。红山玉器专家任南先生认为,在那个时代的辽河流域,也就是红山文化核心区的最高气温也就在5到10摄氏度,大量生物因严寒灭绝,人类被迫南迁,红山文明自此一蹶不振。
若从这一科学视角重新审视有关上古传说的幕后玄机,我们会突然发现,有关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的神幻描写,竟是一张张远古时代地球环境的“灾变图”!
最早记载女娲补天的著作是《淮南子》和《览冥训》,其实,它们的记述恰是对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过程的全景记录。“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形成“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
考古学家在从晋北到冀中的广袤大地上,发现了大量陨石撞击坑,发生的时间大概在距今4千至5千年前,这与黄帝部落在北方的消失时段几乎是重合的。灾害过后的若干年,又逐渐形成了新的古代文化,这一灾害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传说,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便诞生了。
历史上传说黄帝战炎帝、战蚩尤,地点就在河北涿郡附近。现在有一种说法,黄帝部族之所以挺进中原,引发这场战争,就是灾害迫使他们南迁。但这次南迁的最直接后果,却是红山和仰韶两大文明、黄帝和炎帝两大部族会聚中原,形成我们今天的华夏族。
需要说明的是,黄帝部落的南迁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人离开,有人留守,有人走向中原走向南方甚至更远,还有人去而复归故里。就这样,这种南北东西交错杂糅的迁徙路线,使各部落的交往超越了以往的地域局限,促进了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更促进了民族血脉的融合速度。
华夏族的上古雏形就这样胎动腹中,用千百年的岁月酝酿破啼而出的惊艳一刻!
(节选自《文摘周刊》2011年10月28日《上古神话隐藏地球“灾变图”》)
1、下面对“红山文明”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山文明,孕育并出现在一万年前的北方地区,在距今5000年左右突然消失。红山文明存续期间,北方地区河流纵横,植被繁茂,气候温和。
B、在距今5000年左右,红山文明的核心区辽河流域的最高气温在5到10摄氏度,大量生物因严寒灭绝,人类被迫南迁,红山文明自此一蹶不振。
C、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境内发现的一幅史前岩画,磨刻在一块磁铁石上,包括18个造型奇特的符号,有人体符号、圆顶房屋和从天而降的携带“尾巴”的火球等,记录了当时陨石落地并导致史前人类迁徙的生动景象。这幅岩画是红山文化晚期的作品。
D、红山文化的消失,迫使黄帝部族南迁,使红山和仰韶两大文明、黄帝和炎帝两大部族会聚中原,形成我们今天的华夏族。
2、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距今5000年左右,地球曾被一颗天外彗星撞击。这次撞击带来的漫天飞舞的陨石雨,致使地球气候剧烈波动,因此而出现的一次长达600多年的全球降温期被学术界称为“小冰期”。
B、天外彗星撞击地球造成的灾难,迫使黄帝部落南迁。黄帝部落在挺进中原、向南迁徙的过程中,在现在河北涿郡附近,跟炎帝、蚩尤等部落发生了战争。
C、《淮南子》和《览冥训》中所记载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就是对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过程的全景记录。这次陨石雨是一颗成分是陨冰的彗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其所携带的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
D、黄帝部落的南迁,迁徙路线交错杂糅,迁徙过程反复复杂,使各部落的交往超越了以往的地域局限,促进了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更促进了民族血脉的融合。
3、下面根据文章内容做出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辽河流域曾出现过红山文明和夏家店文明,这两种文明前后相距上千年的时间。
B、“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描述的是小型天体撞击地球,爆炸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女娲补天的神话就是在此基础上直接产生的。
C、远古时代地球遭受的环境灾难和变迁,可以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幻描写中得到印证。
D、黄帝部落的南迁,促进了古老的中华土地上北方部族与南方部族之间的融合,进而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解答第4~7题。
与于襄阳书
韩 愈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安徽省宿城一中高三语文解读2012年安徽考试说明预测试卷(三) 人..
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
安徽省蚌埠一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人教..
安徽省宣城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阜阳市靖波高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
安徽省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怀宁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课标..
2012年安徽省高三高考语文信息交流卷(三) 人教课标版
2012年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六中学11-12学年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