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1道题,约7340个字。
实验初中2012年春季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拟题:易万成)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汉字(1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藏污纳垢粗制烂造B、郁郁寡欢鹤立鸡群
C、器宇轩昂神密莫测D、黯然失色麻木不人
2、将读音为“suì”的两个同音字正确填写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2分)
带着深()的目光,穿越时光的()道,我们与古今圣贤对话,同中外名人比肩,让知识的甘露浇灌我们心灵的沃野,让美德的光辉点亮我们企盼的双眸。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具备万事俱备风声谈笑风生B、求实实事求是世故人情事故
C、陈规墨守成规精心漫不经心D、直接直截了当剧增与日俱增
4、将下列选项的序号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2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D.不停的絮絮叨叨
5、写出下面一则小故事中医生答话的言外之意。(2分)
罗伯特是德国著名的医生。有一天,他为国王看病,国王说:“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人那样!”罗伯特非常平静地回答说:“请原谅,陛下,在我眼里,所有的病人都是国王。”
言外之意是:
第二部分阅读(60分)
一、仰望圣贤,评说千古风流。(11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媵人持汤沃灌汤:(2)以衾拥覆衾:
7、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译:
8、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请写出两条。(2分)
9、【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