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教学尝试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三中学 向 明
提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本文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才能使作文水平得以提高,并从课外阅读、感受生活、作文形式、习作评改、激励原则等五个方面着眼,提出在“大生活,大语文”的思路下,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基本策略。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师生双方的课题。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是“高耗低能”而有意无意淡化了作文教学,而将主要精力放在语法练习和阅读理解上;学生觉得作文评分总是不偏不倚,“写得好高不了,写得差低不了”,远不如数理化那样能拉开分距,往往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而作文教学也大多沿袭“老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作文训练模式,由于过分地强调思想性,忽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得学生作文往往千文一面,极少文采,味同嚼蜡,面目可憎。我在近年的作文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做了一些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 鼓励阅读 扩大视野
从目前见到的一些调查材料看,几乎所有的作文尖子都认为作文书和课堂作文训练对提高作文水平帮助不大,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古人在这方面是有很多经验的,像人们熟悉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有杨雄的“大抵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欧阳修的“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这些都说明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从2000年秋季开始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就配套了《语文读本》,新增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这无疑都是要求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大量课外阅读。我在学生刚进初一就给他们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初一阶段应有100万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初二阶段应有200万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初三阶段应有150万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同时印发了整个初中阶段必读的中外名著书目(“新大纲”要求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名著2~3部),要求学生每读一本书必须有记录和心得,每个月定期检查,使读书效果能落到实处。这样经过三年的课外阅读,阅读量最少的学生也在500万字以上,最多的甚至超过2000万字,作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一种苦差,也不再是搜索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