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7950字。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注意事项: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顷刻(qǐng)     中看(zhōng)    呱呱坠地(gū)       扛鼎之力(gāng)
  B.下载(zǎi)      剽(piāo)窃     量体裁衣(liàng)    势不可当(dǎng)
  C.连累(lèi)      洗涮(shuàn)    博闻强识(zhì)      嬖臣宠妾(pì) 
  D.乘客(chèng)    眩晕(yūn)      疾风劲草(jìng)     发生口角(jiǎo)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仓皇        掎角之势       鸠占雀巢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B.床第        矫揉造作       平心而论       有志者事竞成
  C.渲泄        饮鸩止渴       鬼鬼崇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青睐        矢口否认       崭露头角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3.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英雄不怕出身低,不少现在的大明星,在未踏入演艺圈前,几乎都有一段     的血泪史。
  ②为创作《新绘全本三国演义》,他与夫人再度携手,赴三国古战场      ,与千古风流人物进行灵魂碰撞。
  ③亚明先生听此情况,立即表示要把这幅原作送给我。我再三       ,他执意要送。
  ④孔子作《春秋》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就是说,夷狄到了中原地区,      了华夏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了华夏族。
  A.辛酸    查访    推卸    袭用       B.辛酸     察访    推谢    习用
  C.心酸    查访    推谢    袭用       D.心酸     察访    推卸    习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们可以从他的失败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他不善于把握擦肩而过的机遇,二是他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
  B.他们只具有普通人的才智,所受的教育也很一般,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善于抓住机会、制造机会,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
  C.这次邂逅相逢,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彼此,我们都不再是二十年前懵懂莽撞的少年了。
  D.我们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使塑料业务增长了两倍多。虽然功名显赫,但我显然已经得罪了总部的一些强权人物。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成书早于范晔的《后汉书》,后人因为推重陈寿的史学与文笔,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外,加上《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
  C.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 法国作家莫泊桑、俄国作家契诃夫和美国作家欧•亨利以写短篇小说名噪于世,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美称。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