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10字。
《荷塘月色》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语文是色彩缤纷的大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图画,令人惊叹不已;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语文中的美无处不在。本设计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解放思想,引导学生全称思考,着力组织,刺激学生的发现欲,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并适时引导学生步入广阔的语文天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感知美,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美,用自己的大脑去欣赏美,用机子的巧笔去学习,去创造令人赏心悦目的美。
学情分析:
学生刚入高中学习,从年龄特点上看,学生对自然景物更容易引起心灵的律动。小溪流水潺潺,草地绿茵如毯,花朵含羞绽放,小鸟掠过身边……从心理方面,结合学生实际,扣住学生厌学语言的症结,有意识地引发兴趣,瞄准“多思的年华”认识事物的自我意识,“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在反思中发现、分析、探究、切磋、交流。
针对学生不善于朗读的情况,师生共同设计听说读写的各种学习情景,对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全面的锻炼,师生共同探讨最感兴趣的内容,对接生活,积累经验。当学生在欣赏独具匠心的描写时,可能对文本流露的思想倾向,隐藏的情感,特别是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识,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障碍,教学时应通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把握文本的“这一个”。
文本分析:
《荷塘月色》一开头就说,夜深了,人静了,想起日日经过的荷塘,“总该有另外一副样子吧”。许多同仁把这句忽略过去。觉得这句很平淡,没有什么可讲的。但是,这句挺重要。因为这里就有矛盾可分析。平时的荷塘,是一个样子,是并不值得写的,而今天的“另外一副样子”,才值得写。抓住这一句,不仅仅有利于分析文章,而且便于从中分析出为文之道。要写一处风景,一般的情况,是不值得写的;只有与平常不同的样子才值得写。平时的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路边的树也不知名。“白天里很少人走,夜晚有点怕人”,一点诗意也没有。值得写一写的,是“今天倒好”,一个人来到这里,好像来到“另外一个世界”,作者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许多同行,读到这里,又滑过去了。但是,这里的矛盾的更为明显了,是双重的。从客观世界来说,本来,清华园,就是一个世界,哪来“另外一个世界”?这个矛盾(两个世界)不要放过。另外一个矛盾更不能放过去。那就是“平常的自己”和“超出平常的自己”。“平常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文章中说了,“既爱群居,也爱独处,既爱热闹,也爱冷静”。而现在却只是只爱“独处的妙处”。
[教学目标]
1.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3.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语言运用的技巧
2.领悟文中作者想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记,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绪 。
难点:
1.为什么要联想到江南的采莲,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
2.通感的运用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注重品读,从感性上寻找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
第二课时,注重品读、思考。从理性上体悟、分析作者的情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看有关荷花、明月的图片,引发联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