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40字。

  《雷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
  庄平悌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言语真假判断来认识人性的本质
  二、重点难点:言语真假判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必需。本课重在通过周朴园的满口谎言来认识周朴园虚伪、残忍、奸诈、无情的本性。如何判断言语真假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探究、讨论。
  四、预习要求:观看电影《雷雨》,了解整本话剧的大致内容以及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了解戏剧语言的特点。
  戏剧语言的特点: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的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我多次给同学们说过,语文学习,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许许多多的难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呢?了解别人的方法有很多,过去,我们常常说“听其言,观其行”,就是说,了解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说的和做的是不是一致。今天,我们学习话剧《雷雨》。话剧主要是人物语言。从人物的语言中我们就可以学习如何来判断一个人讲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懂得了判断言语的真假,就能够准确地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本性。
  [片断一:谎言的特点之一:隐瞒事实,歪曲事实]  投影: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
  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了她,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提问:
  1、把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加以对照,我们就会发现,周朴园的话明显歪曲了事实。同学们看看,都有哪些与事实不一致呢?
  明确:①身份不符。周朴园说她是“小姐”,事实上她是下等人,是周公馆仆人梅妈的女儿。②性情不符。周朴园说她“很贤慧,也很规矩”,事实上她却不怎么规矩,与那时周公馆的少爷不清白,替人家生了两个孩子。③时间不符。周朴园说是“有一天夜里”,事实上却是年三十的夜里,冰天雪地。④事件不符。周朴园说是“忽然投水死了”,事实上投水死的不仅她一人,还有她怀里出生刚三天的婴儿。⑤情势不符。周朴园说是她自己主动地“忽然投水死了”,事实上却是周朴园不要了她,使得她走投无路,被迫投河而死。
  2、周朴园为什么要这么隐瞒事实,歪曲事实呢?
  明确:掩盖真相,推卸罪责。美化自己,博取赞誉。
  举例:
  请同学们找出这种歪曲事实的若干例子。
  如,“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明明是自己曾经的妻子,周朴园却说“有点亲戚”。
  总结:
  由此可见周朴园是什么样的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