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10字。
《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
二. 教学目标
《辛弃疾词两首》
1. 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 了解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方法。
3. 领悟作者的悲愤之情和爱国的思想。
《李清照词两首》
1. 了解李清照的相关文学常识,理解两首词的思想内容。
2. 学习李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3. 领悟婉约派的情调,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三. 教学重难点
《辛弃疾词两首》
1. 理解作者在词中所表现的愤慨与痛苦之情。
2. 理解典故的意义,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李清照词两首》
1. 体味词的声律之美,理解词的思想感情。
2. 品味李清照的语言风格。
四. 知识分析
《辛弃疾词两首》
(一)了解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一生都在抗金御敌,统一中原。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二)把握主旨
《水龙吟》词里通过比兴寄托辛弃疾对国事的忧愤之情,以及遭受压抑排挤的苦闷,从而透露出对执政者的怨恨。
《永遇乐》上片借歌颂孙权,刘裕表明作者的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下片显示了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抒发了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三)艺术特色
1. 通过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主题思想
2. 词中用事
《李清照词两首》
(一)了解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移情于物,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清新,音节自然流畅,雅俗共赏。
(二)把握主旨
《醉花阴》写佳节美景,反而引起人的离愁别恨。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声声慢》通过秋雨淅沥的黄昏之景的营造,流露出词人孤独凄凉之感。
(三)艺术特色
1. 造句艺术
2. 叠字的运用,铺叙手法的运用
3. 融情于景
【典型例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玉砌(qì) 凝噎(yē) 暮霭(ǎi)
B. 纶(lún)巾 樯橹(lǔ) 鹊(què)桥仙
C. 酹(luò) 舞榭(xiè) 荠(jì)麦
D. 岑(jīn) 堪脍(kuài) 搵(wèn)英雄泪
2.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雕栏/玉砌应/犹在
B. 气吞/万里/如虎
C. 封狼/居胥
D. 楚天千/里清秋
3. 古诗词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将语序倒装,选出语序没有倒装的一项(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