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8950字。
安徽省桐城六中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命题人 张国建
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学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内在源泉
从科学创新的社会作用看,科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创新从价值趋向看是使事物的改变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科学创新中就要讲求创新中就要讲求创新效果,当然这种效果具有二重性:有利于主体发展的积极性和付出代价的消极性。科学创新不仅仅要创造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而且要使这些新东西实现普遍化、社会化的应用,实现其社会效益,但这种效益不局限于经济效益,还有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等方面。
新陈代谢是宇宙不可抗拒的规律,人类社会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社会生活日益多姿多彩。人类由作为自然界的奴隶到逐步认识并学会利用、控制、政府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同时也逐步学会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这种发展、进步,无论其形式是渐进的还是飞跃的,从本质上讲,主要不是通过量的变化和积累,而是通过质变,通过不断创新实现的,创新才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源泉。
没有科学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社会就会停滞,甚至倒退。整个人类的科学史,就是一部科学创新活动的历史。科学创新不仅使生产力在量上增加,而且推动了其他生产力要素的改进和革新,使其在质上发生飞跃,引导着全社会未来经济的生产方向,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
纵观世界近代历史,每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每一次巨大的社会进步,无一不是科学观念创新和科学实践创新的结果。从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一次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观念革命,对瓦解封建制度和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起到了强大的催化作用。它们敲响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权统治的丧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科学理论的创新为科学实践的创新开辟了广阔前景。西方先后经历的三次科学革命的高潮和紧跟其后的三次现代化浪潮无不是科学观念创新和科学实践创新的结果。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看它是否具有活力,就看它是否能够不断进行科学创新,适应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的发展,以超常规的状态前进。在人类文明史上,随着东方农业民族的崛起,特别是中国农业领域经验和科学技术的完善与创新,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备,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独尊地位,文明古国的昔日辉煌坚不可摧。近代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破土生芽和“世界工厂”的灼热光芒,映红了庞大的“日不帝国”。历史辩证法告诉我们,哪个民族在特定时代能抓住机遇,审时度势、锐意改革,力求创新,哪个民族就是该时代的领头羊。新的世纪更是如此,“21世纪科学创新将进一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 (选自《科学创新的哲学研究》,有删改)
1.下列对“科学创新”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科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有利于事物的良性改变,但它的效果却具有二重性,一是让创新主体更有积极性,一是创新主体必须付出代价,具有消极性。
B.单纯创造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不是真正的科学创新,只有使创新成果实现普遍化、社会化的应用,引发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革才算真正有成效。
C.科学创新会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因为它推动生产力及其要素的改进和革新,实现自身的本质飞跃,对未来经济的生产方向具有引导作用。
D.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一个民族能够不断地进行科学创新,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以超常规的状态前进,就足以证明这个民族比其他民族更有活力。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人类社会不断地由简单变为复杂,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社会生活日益多姿多彩,这些都是宇宙不可抗拒的新陈代谢规律的体现。
B.整个人类的科学史中,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缺少科学创新活动,因此,人类一直进步,社会不断发展,人类的未来也必然更美好。
C.没有科学理论创新,就没有科学实践创新的广阔前景;没有科学观念和实践创新,西方也不会出现科学的革命高潮和现代化浪潮。
D.一个民族想成为时代的领头羊,必须要能抓住机遇,审时度势,锐意改革,力求创新,这是已经被历史上的事例证明了的结果。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都是通过不断创新引起质变实现的。只有创新才会让社会进步、民族振兴。
B.人文社会科学的观念革命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打破了封建和神权专制,奠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基础。
C.中国封建王朝取得了独尊地位,创造了文明古国坚不可摧的昔日辉煌,得益于中国农业领域经验和科学技术的完善与创新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备。
D.科学创新主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不能坚持科学创新,21世纪的中国将无力应对科技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必将失去民族复兴的机会。
二.(3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尊 贤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于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