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8260字。

  2012春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王流笔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3)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____________,不处也。(《论语•里仁》)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6)乐民之乐也,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______,敬人者______。(《孟子》)
  (8)民为贵,                   ,君为轻。(《民为贵》)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49分)
  (一)、 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3分)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2、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主张爱别人别人对自己却不亲近,要反省自己是否不够仁爱。
  B.“治人不治,反其智”的意思是指管理别人而没有管好,要反省自己是否智慧不够。
  C.“礼人不答,反其敬”的意思是指向别人行礼对方没有回应,自己更要对对方恭敬。
  D.孟子认为自己做得正,天下就会归向他。
  (二)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6分)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3、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两段文字均强调了政治管理的重要性,这也正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一部分。
  B孟子认为可以通过“庠、序、学、校”来使百姓了解伦理关系。
  C孟子认为良好的教育比良好的政治更加重要,因此主张先推行教育。
  D上位者明白了伦理关系,处于下位的百姓自然就会相亲相爱。
  4、请简要分析以上选段中孟子阐述的主要观点。(3分)
  (三).阅读下列《论语》《孟子》选段,回答后面问题(6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第13章)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第4章)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