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10个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作背景: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就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荆州南阳人。早岁孤贫,博览经史。边塞诗派诗人.岑参为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解题: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重点字词解释  
  白草:西域一种草名,秋天干枯后颜色变白。  
  胡天:指塞北一带的天空。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与下文“罗幕”一样,是美化的说法  
  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  
  角弓: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硬弓  控:拉开  
  瀚海: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中军:主帅的营帐  饮归客:宴饮回去的人,指武判官  
  掣(chè):拉、扯  辕门:军营的大门,
  诗句理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边地风狂雪早)
  呼呼的北风卷地而来,连白草也被刮倒了。塞北的天空,才八月就已雪花纷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
  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同时盛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雪花飘进珠帘沾湿了帐幕,穿着狐皮大衣不觉得暖和,织锦的被子也显得太单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边塞奇寒难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