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70字。
《致橡树》教学设计
执教人:陈婧 200912312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朦胧诗;
2、品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二、过程与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意趣;师生同读,同品, 同讲,同评,同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反复诵读中对意象、音韵、节奏反复品味,逐渐悟出诗中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对朦胧诗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励学生敢于跳出课本,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各具特色的意象。
2、理解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歌语言表现出来的节奏。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难点:
1、《致橡树》的主题思想(诗歌表现出来的爱情观)。
2、《致橡树》的主要艺术特色,特别是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课型:诗歌鉴赏课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
教具(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1、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尽情歌颂的事物,“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古人留下的表达爱情的千古绝唱。虽然爱情这一主题亘古不变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爱情观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看看她在这里表达的是怎样的爱情观。首先让我们一起听一首非常舒缓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份温馨的感情,在优美的曲调中体味“执子之手屋子偕老”的含义(欣赏苏芮的《牵手》)。
2、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烟》,她的《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