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9道题,约5070个字。

  2011—2012学年(下)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七)
  语文试题2012.06.05
  Zhhua913
  考场号姓名座位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5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按要求填空。(10分,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
  ⑴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⑵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⑶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包含“旧事物孕育新事物”的句子是:,。
  ⑷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⑸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⑹剪不断,理还乱。,。
  ⑺,举杯消愁愁更愁。
  2.口语交际。(3分)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说:“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3.名著阅读。(6分)
  ⑴下列各项中,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2分)
  A.《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C.《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D.《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广泛采用拟人手法,刻画动物栩栩如生。
  ⑵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请简述《水浒传》中“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情节。
  ②简述《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相关故事情节。
  4.综合探究。(6分)
  某班开展以“谁不说咱家乡美”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
  ⑴探访名胜:在活动中你被选为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请说说你的活动计划,并给读本拟一个新颖、别致、恰当的书名。
  活动计划:

  书名:
  ⑵推荐特产:在活动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
  特产名称:
  广告词:
  第二部分阅读能力(55分)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7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吉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到,乙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④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⑤。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①[详缓]仔细从容。②[子]通“仔”。下同。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④[漫浪]随随便便。⑤[急]要紧。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 同舍生皆被绮绣()
  (3) 援疑质理()(4) 余尝谓()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 既加冠    心既到矣B.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才美不外见
  C.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谈笑有鸿儒 D.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盖竹柏影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