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80字。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听读,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利用美学欣赏等环节,让学生体会冰心老人关于真善美的追求。
我的家在哪里
设计思想:本课教学中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听读,对文章有自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品味凝练、典雅、清隽的文学语言,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想念家、眷念家的情感,同时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学会在阅读中快速找出重要信息,找出疑惑点,进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情感交流,对“家”有更深层次体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品味散文的语言特点。
②联系生活,细致体味亲情,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体会家的温暖,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1②、2②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读准字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投影春运归家图片)
每年春节前期都会迎来春运的高峰,这个时刻,东西南北的大迁移,无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过年回家。所以,纵然回家的路历经千辛,每个人心里仍然充满喜悦,因为,家是一个人内心最温暖的港湾。作为誉满文坛的冰心老人,在想起自己的家时,却发出“我的家在哪里”这样的问句,那么,冰心的家在哪儿呢?她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家了吗?今天,我们通过这篇课文,来寻求一个答案,来一场关于“家”的寻觅。
二、走近作者。(由学生介绍查到的有关冰心的资料)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州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留学,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开始发表小说,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著有诗集《繁星》、《春水》(1923年),散文集《寄小读者》(1926年)。
三、课文朗读。
1、学生挑选文段进行朗读,同学进行点评。
2、教师示范朗读。
3、全班齐读。
四、探究园地:
(一)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我”的家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2、作者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是由一个梦的出这个答案的,她在梦中见到自己在大街上喊“洋车”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