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1350字。

  白鹭洲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卷
  命题:高二语文备课组     审题:高二语文备课组
  本试题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1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日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庑然(wǔ)   饥馑(jǐn)  以杖荷蓧(hè)   如切如磋(chuō)
  B.孝悌(dì)    朝觐(jìn)  涸辙之鱼(hé)   不如荑稗(yí)
  C.坍缩(tān)   籴米(dí)   抱怨以德(bào)  命运多舛(cuǎn)
  D.框架(kuāng) 朝菌(jǔn)  孳孳为善(zī)   求之糜途(mí)
  2.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本着这个精神(谨严),你随处留心      ,无论是阅读      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      的好习惯。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      轻易自满。
  A.玩索   与   必须    而          B.探索   或    必需   却
  C.玩索   或   必需    而          D.探索   与    必须   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利比亚反对派攻入的黎波里,宣告卡扎菲政权结束。8月22日,利比亚驻华大使馆门前的国旗也改弦易辙,换成了反对派的国旗。
  B.2011年5月2日,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被美军击毙于巴基斯坦北部的一个荒僻小山村,真是死得其所。
  C.近日,北京警方证实李双江之子驾车打人已遭刑拘。如今,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了“富二代”“官二代”频频打人的现象。
  D.美国游泳天才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凭着他绝对过人的实力,如探囊取物般地轻松夺得八枚金牌。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几年来,中国军队——尤其是海军——实力增长迅猛,某些国家有必要为此而担心吗关注中国是必要的,但不该歇斯底里地对中国感到恐慌。
  B.那人问老船夫为什么又跑回来?老船夫就说想替他一会儿。
  C.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
  D.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都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墨子以极其艰苦的生活方式,彻底忘我的牺牲精神,承担着无比沉重的社会责任,
  这使他的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直到他去世之后,不仅这种感召力没有消
  散,而且还表现得更加强烈。
  B.面对周朝日益紊乱的政治局面,老子消极悲观,提出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
  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用和无用,庄子却
  告诉我们,境界决定了人们对事物判断的正误,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
  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D.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为人类的道德生活确立了最基本的准则,
  力图以仁爱的精神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入手来解救社会危机。
  6.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三国演义》
  B.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晴雯被王夫人叫来,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任凭抄检,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屈而死。
  《红楼梦》
  C.《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D.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但他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                          《堂吉诃德》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私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