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br>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br>
(1)歼灭( ) (2)豁亮( ) (3)lí ( )难<br>
(4)惧惮( ) (5)踌chú ( ) (6)蹂lìn ( )<br>
2.按要求填空。(9分)<br>
⑴《阿长与〈山海经〉》是 的作品,后来收进了《 》这个集子。 <br>
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属于新闻体裁里的 ,《谁是最可爱的人》 则属于新闻体裁里的 。 <br>
⑶《我的信念》的作者是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 ,她最大的成就是发现了镭。 <br>
⑷每至睛初霜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br>
⑸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___ ___ ______。<br>
⑺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⑻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br>
⑼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br>
3.下面的句子都有搭配不当的毛病,请改正过来。(4分) <br>
⑴虽然大雨和狂风一齐从天空中倾泻下来,但大家无所畏惧。 <br>
⑵抓了纪律之后,这个小组的出勤率有了很大增加,相信过不了多久,可以杜绝缺 勤现象。 <br>
⑶这部电影发生在明末清初时期。 <br>
⑷周围漆黑一片,突然间,只听到一阵猛烈的咳嗽,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br>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6分) <br>
⑴家书抵万金: <br>
⑵仍怜故乡水: <br>
⑶获益匪浅: <br>
⑷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r>
⑸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br>
⑹干戈寥落四周星: <br>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75分)<br>
(一)(12分)<br>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br>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⑵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⑶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⑷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⑸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⑹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⑺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⑻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⑼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⑽战犯汤恩泊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⑾汤恩泊认为南京江阴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⑿不料正是汤恩泊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⒀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⒁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⒂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⒃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⒄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