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从新语文思想话“语感”
个旧市第二中学 马 明

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在吸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总结了近年来语文教改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语文教改的最新观念与最新思路,比以往颁布的教学大纲更科学、更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意淡化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体现的是一种新语文思想,符合现代社会对公民提出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阅读方面7—9年级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口语交际方面“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等。不难看出,《语文课程标准》致力于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更加重视学生的积累、感悟、熏陶、语感的培养,更加重视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主动学习、自主领悟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实践性与创造性。
在这里,就《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对学生进行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关系紧密的“语感的培养”作一个探讨。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恩格斯语)。思维是人特有的精神力量,良好的思维会产生良好的语感;思维能力愈强,语感能力愈强。什么是“语感”? 语感是一种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通过近似直觉的敏感,准确地、深刻地领会语言的能力。简言之,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基本功。对于语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过精辟的见解,他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敏锐的感觉。”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