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与学生更多的交流、互动
——高中语文创新学习与新课程
苏捷
新课程提出了三种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些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发展,充分体现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也是创新学习终身学习、兴趣学习、创造力培养精神的体现。两者是明显协调的。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高中语文教学如何针对学校师生实际、具有创造性地开展实验这些教学理念就显得特别重要。
本文结合一些课堂案例,就此进行一些心得总结。
自主学习,就是要充分给学生学习以主动性,以此来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现在新教材的内容相比过去更加丰富、容量更庞大,因此教学弹性也比较大,其实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多读文章,让师生有选择的空间可能。所以一般的课文,结合教学的目标和目的,可以和学生协商,以此来选择学生认为比较有趣或者比较难以理解的课文来进行比较详细的教学。
如在学习《汉魏晋诗歌三首》时,三首诗歌如何安排一课时完成?所以教师就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举手选择学习那一首诗歌,结果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选择了《迢迢牵牛星》,有几位男同学选择了《短歌行》,只有一位男同学选择了《归园田居》。这样一来好像只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但其实就是向学生透露了一种信息:你们才是学习的主人。而学生的选择也对教师反馈出一些信息:大多数高一级学生依然喜欢传统的神话,喜欢语言比较平易朴素得到诗歌,喜欢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所以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讲讲“牛郎织女”的传说演变(教学参考书、大百科全书均有相关内容),同一题材的演绎(比较曹植《九咏》、秦观《鹊桥仙》),通过学习诗中对无垠星空中被银河隔断的两颗明亮星星的想像,以此学习面对景物的思考与发挥。当然,也可以以“爱情诗”为范围,做一些探究学习,结合学生自己的阅读来谈论见解。这些教学安排都可以和学生学习兴趣连接起来,更好地调动学习的气氛。可见,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信息交流,更能形成教学统一。此外,我们还应该强调学法的指导,如借助一首诗歌的分析,提供一些基础的鉴赏诗歌方法,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去学习其他两首诗歌。布置作业时,就可以让课前有不同选择的同学有自己的学习的空间。毕竟课堂上自主学习不是所有人的自主学习,而少数同学的学习兴趣和特征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以上只是一个课堂细节上的“自主学习”,真正体现自主学习,应该更多的与学生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习成为学生个人成长与社会需求走向协调一致。
探究学习应该是学界探讨最充分的,可是实际上目前的探究学习基本上是综合的研究性学习,或者由教师提供题目的命题大作文。具体在语文课堂上贯彻探究的精神依然是值得实验与研究的。因为教师基本上都经过学院体系的课题探究培训,其思路是“求新、求异”,而不是“求知、求解”;另一方面,学生面对奥涩、通俗的题目一样没有兴趣。所以在学习过程,如何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就显得非常重要。譬如,一些教参书,让学生探究“宋代散文特点”、“李白诗的现实解读”这样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学生能够有多大的探究热情。众所周知,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本身,作为一个中国人,只要不闭目塞听,每天都在学习语文探究语文。所以,我们要多和学生交流,多了解学生的注意力所在。我们总是说学生有个体差异性,但学生整体的差异性更加具有重视的需要。在第一线工作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一届、每一班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在课堂探究学习上,教师为了可以把握到教学的度量,经常是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